1月24日,在河北省邯郸火车站,“小候鸟”和父母们即将踏上返乡的列车。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1月24日,在河北省邯郸火车站,“小候鸟”和父母们即将踏上返乡的列车。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1月27日,山东省邹平县孙镇时家村的孩子们在本村“微型儿童绘本馆”内阅读图书,让寒假更充实。董乃德摄(人民视觉)
又到寒假,6000多万留守儿童3500多万流动儿童引发关注
呵护,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明天(走转改·一线调查·(特别策划))
编者的话:
寒假是学生们最盼望的假期之一,传统佳节春节就在这个假期中——买玩具、品美食、听鞭炮声、挣压岁钱……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留守儿童的盼望和期待却有着一层更深的意义:春节有可能是一年之中他们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团聚的仅有机会。
本应天真烂漫的年纪,不在父母身边,得不到周到的照管。亲情缺失、心理孤独、行为叛逆,这是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问题亟待解决,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公平化……每一个问题都是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难点。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2015年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比上年增长0.4%。农民工子女何去何从?“进城市”会遇到什么障碍?“留农村”可以受到哪些关爱?在呵护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上,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组织分别可以如何作为?本报记者分赴广东、河北、陕西、浙江四地,聚焦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寒假生活,探究各地关爱成长的好办法和长效机制,探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请看记者调查——
成长中的亲情缺失
92%的农民工认为抚育子女是自己的责任,但80%的子女不得不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
“今天的天气很冷,但阳光明媚。爸爸妈妈终于要回家了,我真的好开心……”1月26日,河北省广平县广平小学四(一)班学生赵珂珂在日记中写道。
10岁的赵珂珂是广平县胜营村人,出生刚过70天,在北京私人医院工作的爸爸赵松义和妈妈李艳敏便将她留给了爷爷和奶奶。春节越来越近,得知爸爸妈妈农历二十八就能回家,赵珂珂就天天翻着台历数日子。然而,大年初三,赵松义和李艳敏便又要远赴北京,珂珂只能再等待下一次相聚。
赵珂珂的情况在当地并不鲜见。地处河北省南部的广平县是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县,外出务工人员达5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
和赵珂珂不同,家住广平县新镇村的李弯弯,这个寒假过得依然不轻松。除了完成作业,弯弯每天要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做家务、辅导弟弟妹妹功课。弯弯的爸爸刘常勇常年在山东一家童车厂务工,孩子们对他非常陌生。和众多外出务工的爸爸一样,刘常勇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儿女。这个春节,他和妻子本来商量着怎么着也得回家看看孩子,但因工厂订单紧张,愿望无法实现了……
与此同时,随着春节的临近,又有一群小候鸟陆续“飞”到父母身边。
维维的父母一直在杭州打工。这几年的寒假,维维都会从徐州老家“飞”去杭州和父母团聚。
那么寒假像维维这样的小候鸟在杭州又有多少呢?杭州市三墩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朱嫣红做过一次调研:目前,仅在三墩镇,外来人口就有11万,占总人口的67.3%,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外来创业者,随之而来的流动儿童数以千计……
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现在我国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和3500多万流动儿童。农民外出务工是我国留守儿童的一大成因。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9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2015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比上年增长0.4%。
调查显示,农民工对抚育子女和养家责任的认知程度和期望很高,92%认为抚育子女主要是父母的责任。但这种责任与实际承担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80%的子女不得不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
“青少年阶段是最需要父母关爱的阶段,可很多留守儿童却只能伴着‘亲情饥渴’而成长,他们中的一部分性格孤僻,自闭、自卑。”广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史平兴说。“每年寒暑假都是很多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的温馨时刻,但因有些家长工作忙碌,对孩子缺乏监管,留守儿童在假期溺水、触电、摔伤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进不去的城,回不去的村”
症结在于无力承担城市生活成本、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子女、子女无法享受均等教育服务
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后简称“协作者”)作为国内较早回应城市化问题的社会组织之一,曾开展“子女对中国流动工人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对珠三角和重庆地区的1518名流动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邀请9家工厂的25名管理人员、16名基层工人和20名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深度访谈,完成了《他们也是父母——中国留守儿童家长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超过80%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70%的受访者有愧疚感:他们很担忧与孩子分离,更苦于无法与孩子保持亲密交流。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常年与子女分离。“没有办法让孩子过来,在老家安全点。”在珠三角打工10年的王立新说,除了过年,他就没见过孩子们。3年前老婆何小丽也从广西玉林老家前来打工。夫妻俩希望能多挣点钱,修好老家的房子,到孩子读初中时就回到孩子们身边。
能不能把孩子们接来身边?王立新和何小丽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
王立新在建筑工地干活儿,工作时间长;何小丽在家政公司登记做钟点工,夫妻俩都忙得脚不点地。“没有人送他们过来;送来了我也不知道放哪里。放在家里,小孩子孤单可怜不说,没人管还担心不安全。”何小丽难过地说,自己天天帮人搞卫生做饭看孩子,如果把孩子接来还要请人照看,真不如不打这份工……
“但家里缺钱,一时还回不去,能怎么办呢?”这也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面临的最大问题。据《他们也是父母——中国留守儿童家长研究报告》显示,有三个主要障碍导致农民工与孩子分离:“无力承担城市的生活成本、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子女、子女无法享受均等教育服务。”对很多家长来说,他们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家乡,但即便是在家乡,也很难为子女找到合适的照顾人选。
严浩龙和丈夫老白从湖南家乡到东莞打工已有15年,夫妻俩在东莞华坚鞋业印刷部做技工,每月两人工资加起来有6000多,小日子稳定下来,每年都能攒一笔钱回乡。但他们渐渐发现,儿子白龙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却不如别的孩子健康,且开始逆反难以管教,终于下决心于2015年把他接到了身边。
“他身体不大好,性格还难管教。我们把他接到身边来,但也不敢对他有什么要求。”老白有些无奈。现在白龙在厂区附近的中学上学,一年大约6000多元,假期要去武术班,又是700多元。但夫妻俩已下定决心,为了孩子的成长,无论有多难,还是要尽力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你的成长多方关切
教师定期家访帮扶;工厂为有需求的工人提供家庭房;学校无条件接收学区内随迁子女入学
“俺家珂珂性格内向,怕见生人,但对老师却非常依赖,每次见到老师都挺高兴,有时候还舍不得老师走。这个假期孩子不仅作业完成得好,性格也开朗了不少……”赵珂珂的爷爷赵如旭这样告诉记者。
这个寒假,赵珂珂的班主任曹静老师需要走访12名学生,其中就有赵珂珂等3名需要“重点关注”的留守儿童。按照计划,她每周都要对这3名留守儿童进行走访,辅导他们完成为其“量身定做”的“创意作业”,还要和他们谈心,做游戏,开展假期安全教育等。
曹老师的家访,只是河北广平县开展的“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一小部分。据介绍,针对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在假期所面临的“学校老师管不到、家长又无暇管”的境况,广平对前期排查出的792名留守儿童予以重点关注,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结成假期“帮扶对子”,每周开展一次帮教活动,通过辅导作业、心理辅导、做游戏、讲故事、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这些孩子弥补“亲情缺失”,克服困难,去掉自卑,建立自信。
“寒假是学生们最盼望的假期,因为有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在这个假期中。买玩具、品美食、听鞭炮声、挣压岁钱……多数孩子都在期待着春节怎么玩。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留守儿童的盼望和期待却有着一层更深的意义:因为春节有可能是他们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团聚的仅有机会。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也是家校联合、合力塑造留守儿童品格习惯的‘黄金时间’。”曹老师说。
“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看着调皮,其实心里很失落。叛逆恰恰是失落感的宣泄。”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的广平小学校长闫晓平说,“老师是比较了解孩子的,孩子也比较信任老师。结对帮扶确实能给孩子们带来慰藉,预防出现更多的问题。”
除了像广平县一样,让留守儿童在农村得到更多的关爱,也有一些地方在探索,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聚。在东莞华坚鞋业,工厂为有需求的工人提供家庭房、夫妻房;在假期,还会为有子女探访的工人提供特别住房。对于父母担心的安全问题,工厂则安排保安和宿舍管理员负责父母上班时孩子们的安全。不过,在这家每个厂区有几千人的工厂,目前仅有2%的工人享受这份福利。
假期的团聚毕竟短暂。更有不少地方在尝试着让奔波的“小候鸟”们真正“落”在父母身边。
曾经是假期“小候鸟”的小佳佳如今就留在父母务工的城市西安不走了。
据西安市教育局2015年9月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阶段就学共7万多人,小学约有19万人,一共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32%。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得了学、上得好学,西安市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一些程序也在不断简化,孩子上学确实方便了一些。”小佳佳的母亲李雪丽说。
“在中招报名中,凡具有西安市学籍、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中考,不受户籍限制;在公办学校就读期间,随迁子女享受同西安市常住人口子女的同等待遇,并执行同等收费政策。”采访中,西安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守望在改革的逐渐推进中
政府政策倾斜,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享有均等公共服务;发挥社工作用,从专业服务角度回应留守儿童问题
有专家提出,帮助随迁子女在当地入学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近入学”政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些务工人员非常希望子女上好学校。于是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将租住房或家庭户口集中迁到热门学校的周边。好的学校就这么多,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部分城区公办学校由于周边人口密度太大,长期出现学位紧张、教室爆满等问题,对正常的教育秩序会造成很大影响。”西安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
“即便孩子可以在当地上完中小学,因为不能在当地高考,最终还是得回到原来的省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异地高考,因为涉及到户籍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更广,牵扯的利益更深,也成为很多外来务工者担忧的问题。
在西安,小佳佳还在初中愉快地读书;她的母亲李雪丽已在未雨绸缪,给她筹划在西安参加高考的事情了。
2012年8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方案。自此,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出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
2013年底,陕西出台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方案规定,从2016年起,在陕西省参加高考的要求如下: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还应有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
这也就意味着,尽管小佳佳并没有西安市户口,依然有机会在当地参加高考。“西安的包容让我们更加安心地在这里工作。虽然工作累一些,但是我们也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我们也有义务将这个城市建设好并爱护好,毕竟我的孩子以后也会在这里生活。” 李雪丽告诉记者,开明的政策让她对未来更加有信心,生活和工作的心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协作者”调研报告指出,有子女的农民工最期望得到的支持包括:灵活的工作时间(64%),得到住房(54%),孩子入学(72%)。“然而,参加调查的有子女的流动工人中,只有不到1/4的人认为自己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帮助。”
除了为农民工的子女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关专家还建议:政府向农民工开放城市公租房,在农民工聚居的工业区和社区建设公租房,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家庭式迁移的流动工人,满足有子女流动工人家人团聚的基本需求,降低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学校设置驻校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从专业服务角度回应留守儿童因与父母分离带来的各种成长问题;在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乡镇社区建设廉租房,向因为照护留守儿童而从乡村流动到乡镇的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居所和必要的社区照护服务。
|